建立国家公园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。近年来,我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,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?;ず拖低持卫恚凑帐∥≌ぷ鞑渴穑帕Υ蛟旃夜笆痉妒⌒赂叩?,自然?;さ靥逑导涌旖ⅲ嗪T谝怨夜拔魈宓淖匀槐;さ靥逑瞪献咴谇巴?。
到目前,全省109处各级各类自然?;さ卣嫌呕?/span>79处,?;さ刈苊婊黾?/span>3.41万平方公里,占全省国土面积比例提升至38.42%,其中国家公园占?;さ刈苊婊?/span>52.2%,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新型自然?;さ靥逑祷境尚汀;被贫嗖馗咴夜叭航ㄉ瑁垂夜罢缴枇?,祁连山国家公园试点工作全面完成,青海湖国家公园“两报告一方案”等前期申报材料已上报国家林草局,昆仑山国家公园科考工作已全面启动。坎布拉国家地质公园列入世界地质公园候选名单,同德石藏丹霞国家地质公园正式获批。
在此过程中,我省不断完善制度标准体系,在全国率先编制完成《青海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建设总体规划》和《青海省自然?;さ胤⒄构婊?,制定出台了自然?;さ毓芾硖逯平ü狗桨傅?span>18项制度办法和自然?;さ亟ㄉ韫娣兜?/span>4项技术标准,形成了规范统一的自然保护地制度标准体系?;剿髯匀槐;さ亓⒎?,起草完成《青海省自然?;さ靥趵ú莅福?,为自然?;さ亟ㄉ杼峁┲贫戎С?。且持续推动共建共管共享协调发展,全省共设置草原、森林、湿地生态?;す娓谖?/span>14.51万个,三江源国家公园实现“一户一岗”,1.72万牧民人均年收入2.16万元。制定发布了自然保护地自然教育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和工作大纲,设立生态学校13所,形成特色鲜明的自然教育课程9套,自然教育读本5册。并深入开展自然教育科普实践活动,委托国内科研团队实施科研调查项目27个,开展18项重大课题研究,建成4个国家级生态定位观测研究站、2个国家级长期科研基地、2个国家创新联盟,为自然?;さ靥峁┛萍贾С藕图际醴瘛?/span>
全省生态?;ぶ卫沓尚灾?。截至目前,森林覆盖率达到了7.5%,森林蓄积量增加到了4993万立方米,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了57.8%,湿地?;ぢ蚀锏搅?/span>64.3%,全省地表水出境水量超900亿立方米,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不断提升,“中华水塔”更加坚固丰沛。
?文章来源:《青海日报》2022年2月7日第1版